珠宝学子荣获学校第26届研究生科报会两项大奖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7 浏览次数:6372次 来源:本站

  2015年11月15日8:3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二十六届研究生科技论文报告会在教一楼的7个会场同时举行,由珠宝学院选拔、推荐的杨欢、叶敏两位同学分别获得了特等奖和一等奖的优异成绩。我院沈锡田教授、包德清教授、吴树玉老师作为评委出席了本次报告会。

  在理工类的会场,珠宝学院叶敏同学的《山东与辽宁天然金刚石内纳米级包裹体的初步探究》对来自山东蒙阴和辽宁瓦房店的含云雾状包裹体和带皮壳的金刚石中的纳米级尺度包裹体展开相应研究,并对这两类金刚石进行了谱学和发光性测试。采用FIB(Focused Ion Beam,聚焦离子束)进行制样,在HRTEM(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高分辨率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测试。结果表明,山东与辽宁金刚石内的纳米级包裹体成分非常复杂,即使是单个纳米级包裹体也通常由不同物相的物质混合组成。而且皮壳内的包裹体又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反映了皮壳的形成环境与内部生成环境有差异。FIB结合HRTEM来研究金刚石中纳米级包裹体的方法在国外已逐步展开,并有相应的发现。但在国内还少见有学者采用此法对国内金刚石中纳米级包裹体展开研究。此次研究可以为国内金刚石中纳米级包裹体的探究奠定基础。叶敏同学的报告让大家领略了纳米世界中的微小包裹体的奥秘,她将金刚石中包裹体的探究思路娓娓道来,令全场的评委和观众大感叹服!

  就在理工类会场的报告答辩进行地如火如荼之际,社科类会场的论文报告也进入了热潮。珠宝学院杨欢同学,以《凹凸之美-家具榫卯结构在首饰中的改良应用》这一报告,从中式家具榫卯结构入手,分析榫卯的起源发展、结构式样、应用技巧,首饰结构的设计巧思,结合这些讨论榫卯结构运用在首饰中的可行性,继而探索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首饰结构并总结出一般性的结合规律:拼接板材、镶嵌宝石、榫卯连接,通过改良榫卯结构为首饰的冷连接,特别是为金属与其他材料的结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榫卯结构在活动性首饰上的改良是对传统榫卯的创新应用,平添了首饰的趣味性,得到了评委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最后,评委对整个科报会进行了总结点评,对发表报告的同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杨欢、叶敏两位同学的研究实力不仅展示了学院研究生的学术水平,也说明学院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辛勤付出。为表彰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学院的大力组织,我院吴树玉老师和沈锡田老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珠宝学院也因此荣获第二十六届研究生科技论文报告会“先进集体”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