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学院“党建+非遗”楚式漆艺活动大放异彩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7 浏览次数:4410次 来源:本站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就是保护文化的根。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非遗传承”新模式,充分利用艺科融合的专业优势,依托学院“艺术疗愈”二级心理辅导站“多艺心灵工坊”,通过学生支部的活动策划,拓宽非遗传承方式,积极开展“非遗传承”系列活动,让地大师生足不出校,感受非遗技艺魅力。

 

“长江非遗-楚式漆艺”入校园

 

  近日,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楚式漆艺”,宝石学生第二党支部以“漆扇”为引,通过现场“科普+制作”的方式,让地大师生体验并学习“大漆工艺”。珠宝学院的多艺心灵工坊和学生支部的志愿者给师生科普答题,演示持扇入水的姿势,点漆漂色的技巧,出水时手腕的动作……参与者手眼并用,在现场实现了“漆艺大师梦”。

 

  入夏后的湖北,潮湿闷热,正是这种气候环境,孕育出最适宜制作漆器的原材料——天然生漆。数千年来,楚人从漆树上采漆,以木胎制器,反复髹涂,精心描绘,形成了独特的楚式漆艺。“髹”是用漆涂物,“髹饰”意为以漆饰物。2011年,楚式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珠宝学院志愿者精细知识科普与漆扇教学

 

  有的人在接触大漆的原料之后会产生过敏,所以在茫茫人海中选出合格的传承者也无异于是万里挑一。宝石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员孙长恒进一步向大家介绍到:“而‘漆扇’作为一种流行文化产品,虽然与长江非遗的楚式漆艺在技艺层面有所简化,但其安全性与普及性为公众提供了接触和了解这一传统艺术的途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楚式漆艺的传播与认知。”

 

活动志愿者合影

  湖北特有的荆楚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彰显长江流域古文明的发生与发展历程。为了让非遗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珠宝学院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非遗传承”新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鼓励党员学习和宣传非遗文化,成为非遗文化阵地建设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弘扬者。同时,依托党建活动阵地,组织开展“长江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师生充分了解、喜爱非遗文化,发掘非遗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唤起全民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通讯员 | 陶逸飞

摄影 | 陶逸飞 史爱君 吴传莹

  审核 | 陈汉英 曹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