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0日,第29届武汉国际珠宝学术年会暨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术会议已经圆满落下帷幕。想知道在这一年一度的交流盛会上业界精英们都说了什么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午的会议内容吧!
Kim Dong-hyun
下午的第一场会议由韩国金属艺术家金东贤(Kim Dong-hyun)先生带来。金东贤先生毕业于韩国国民大学金工与首饰系,主要研究领域为金属工艺与设计,博士阶段研究方向为锡器工艺。其作品多次入选国际工艺美术或金属工艺领域重要的展赛并获奖,也被多个重要博物馆与收藏机构收藏。
会议中,金东贤先生为我们介绍了多层器皿的金工创作。他着重为我们介绍了他的作品watering系列。“Watering”的题目中蕴含着“原本的水”、“倒水的行为”、“水的表面(波浪)”的含义,他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将这一主题展现的淋漓尽致。
水壶等复合结构的解析为他制作差异化器物带来了灵感。金东贤先生也为我们详细介绍了watering系列的制作过程,他表示在制作有纹理的器物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或失调的情况,所以要将重点放在模型的建造方面。
因此,他使用Rhino3D或CAD Modeling两种建模软件进行模型的建构。而后,再使用Anticlastic Raising技术打造出立体感。在反复测量、确认、焊接、打磨之后,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最终诞生。
Roberta Bernabei
Dr. Roberta Bernabei是拉夫堡大学设计与创意艺术学院高级讲师,珠宝与银匠工艺、3D打印智能制造技术,珠宝设计、设计理论方向的博士导师。同时也是Journal of Jewellery Research的总编辑。
在第二场会议上, Roberta Bernabei讲述了她以及她的研究生在首饰或工艺对经济、社会与文化价值的研究。
在Roberta和学生们的作品之中,工艺品是改善人们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她将作品作为触媒帮助老年人回忆起丢失的珍贵记忆,在社区活动中让家长和孩子共同设计色彩明丽的饰品,并希望在其中注入记忆和感情……
目前,她的研究方向是情感元素与手工艺制品之间的关系——工艺品的“自我”影响及对人的幸福感的研究。此外,她的研究领域还包括传统工艺与智能制造的关系以及珠宝首饰数字展览活动的策划。
曹毕飞
第三场会议由来自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曹毕飞副教授带来,作为国际知名金工与首饰青年艺术家,曹毕飞教授还担任着北美金工协会会员与评审员,国际艺术首饰论坛特邀会员与国际评委等职务。他于2018年被授予广东省设计学青年珠江学者称号。目前研究方向为金工与当代首饰。
在交织地方技艺、传统文化和生活的方式之下,该如何解读探索当代首饰?曹毕飞教授认为,在当前社会创新的大背景之下,设计的框架应当也做出相应调整。
他为我们展示了“社会创新设计+首饰”的主题之下,不同设计师的作品大赏。传统技艺+旧“艺”新用、传统材料+物尽其用、地域材料+“艺”思无界、传统技艺+界线并行……在设计师的巧思之下,传统的技艺与材料变得崭新而鲜活。
曹毕飞教授还为我们展示了他的个人作品。同样运用传统文化与技艺的结合,他扎根中国传统汲取养分进行实践,深入调研传统技艺并传承创新,在国际当代珠宝市场设计领域开创了多元文化与本土实践有机结合的新篇章。
吴小军
最后一场会议由来自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的吴小军教授讲述。吴小军教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中国宝玉石协会会员等。主要从事产品设计、首饰设计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吴小军老师报告的题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下传统金属工艺与现代首饰设计的关联》。吴小军老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释和性质入手,分别介绍了河北大厂的花丝镶嵌技术、贵州凯里银饰工艺和云南鹤庆新华村银铜锻造技艺,探讨了传统与现代、工艺与设计、工匠与工艺等问题,让听众受益匪浅。
会议的最后,尹作为院长发表了第二十九届武汉国际珠宝学术年会暨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术会议的总结陈词,年会至此圆满结束,我们明年再见!